关于文化课教学的探讨(一)


频道:家教直通车 来源:厦门勤工家教 点击:925 日期:2015/9/5

   一、十分重视基础工具课

  首先是十分重视基础工具课,即本国语文、外语和数学这三门课。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六年中每周这三门课的学时数都不少于5节,有时达到每周6~7节。语文课对于作文练习很重视,至少每两周一次。此外,初二年级的国文课另加两节“应用文”。到了高中,三年中几乎每年都设有国文和英文方面的进修课。国文方面的进修课程,高一设有文学文选读、论理学(即逻辑)、心理学;高二设有修辞学,高三设有学术文选读。英文方面的选修课程,高一设有英文短篇小说,高二设有英文长篇小说,高三设有英语时事文选。从高中二年级起,高中代数、解析几何和物理课都采用英文教材,这对于学生熟习英语和练习阅读英文科技书籍,曾起过很好的作用。

  从初一到高中部设有博物方面的课程。初一学习植物学和生理卫生学,初二学习动物学,初三学习矿物学,高三学习生物学,从初中到高中每年都有史地方面的课程,包括本国地理、世界地理、本国通史、世界通史和中国,近百年史。物理化学课程却没有现在的学校这样多,只是初高中物理、化学各学一年,初中每周各3节,高中每周各6节;高中理化课每周包括2节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实验课。

  二、文科课程对理科生同样重要

  课程安排总的情况似乎是文科课程较比理科课程还要多一些。而多年以来,附中毕业生升人大学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却是学理工的。我认为这样的安排对于我们以后学习理工科的学生非常有利。这主要是因为在语文修养和一般文化知识方面给我们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对于理工科学生是完全必要的。近来有一位在“十年浩劫”中上过中学的青年要投考大学,竟问我“投考理工科是否还要考语文”,这个问题提得实在是够滑稽的。还有一所重点大学的数学系研究生,给我写的信中竟将“抱歉”两字写成了“报欠”。即此一两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林彪、“四人帮”一伙给我们的青年一代造成了多么大的危害。我们那个时期的同学,倒是不大会出现这类情况的。

  高中时期使我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一门课程,是夏宇众先生讲授的“文学文”选修课,在每周两学时的这门课中,夏先生给我们讲解了唐宋人的有名诗篇,李后主词和宋人的词,清代诗人龚自珍、黄遵宪的诗和洪亮吉的骈体文,等等。这门课使我这样一个当时十四五岁的少年人在祖国的优秀文学遗产方面大开了眼界。我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懂得一点什么是文学。夏先生讲诗好不仅因为他有深邃的文学知识修养,还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位诗人,能够将文学家写作品时的感情体贴入微,又能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明白。夏先生的诗集祢《雾净集》,中间有两旬写他青年时从他的老师周念衣先生学诗时的体会。这两句是:“出溪始知河伯陋,弄潮今见舵师能。”活用《庄子》文章中的典故,非常贴切。我听了夏先生给我讲的文学课,也有这样的感想。夏先生是我终身受益的老师。记得“十年浩劫”期间,我一出“牛棚”就去看夏先生,夏先生知道我在大学教书,可能受到“冲击”,一见到我就说:“陈简斋有两句诗,‘微波善摇影,小立待其定’,这不是见道之语么,心中不痛快的时候,可以玩味一下这两句诗。”我听到这几句话,当即感到一肚子牢骚涣然冰释,同时又开始注意到陈简斋的诗。我受了时俗见解的影响,论诗不免重唐轻宋,夏先生晚年又给我讲了若干首苏轼的诗,并且教给我女日何去欣赏,我从此才开始领略到宋人诗的妙处。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编辑者:福清师大家教http://www.tutor0591.com)


区域:市区 融城 音西镇 阳下镇 宏路镇 镜洋镇 东张镇 一都镇 渔溪镇 江阴镇 新厝镇 海口镇 南岭镇 城头镇 龙田镇 港头镇 三山镇 高山镇 上迳镇
学校:华侨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 仰恩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黎明大学 闽江学院 江夏学院 福大至诚学院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泉州电力学院 泉州理工学院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厦门大学 厦门集美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中营学院 福建教育学院 师大协和 华光摄影学院 闽南科技学院 福建商学院
科目:数学 语文 物理 化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钢琴 美术 书法 网球 日语 托福 雅思 计算机 韩语 奥数 吉他 围棋 英语口语 法语 德语 成人 外教 幼儿 作文
Copyright 2005-2016 中华勤工家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闽ICP备16000353号-9 技术支持:加盟中华勤工家教
欢迎代理加盟中华勤工家教全国其它分站